丛斌博士:中国CMMI实践大排名:好的,差的,更差的

发布日期:2024-12-26

丛斌博士:中国CMMI实践大排名:好的,差的,更差的

跨年时刻总让人感慨,今年尤为不同,因为我第一次感觉自己的CMMI职业生涯似乎已接近尾声。自2000年起,CMMI便成为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有幸见证了它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亲历过是是非非,见识了好的实践、差的方法,以及更差的做法。

正如Caper Jones曾说过:“把软件项目搞砸的方式有成千上万种,而做得好的方法却寥寥无几。”这句话用在中国的CMMI实践上同样适用。凭借20多年的观察,我整理了一份中国CMMI实践的排名榜,按照实践价值评分(范围从-10分到+10分),对60条实践进行了排序。这份榜单仅代表个人观点,有用则参考,无用则博君一笑。

卓越实践   

实践价值分
1.用AI技术实现CMMI的意图和价值    10
2.用BizDevOps平台作为主体,让CMMI实践落地  10
3.资产库内容可信,复制优秀实践,复用率高于85% 10
4.清晰的质量红线(质量门)确保清除已知范围的缺陷 9.5
5.精益、团队驱动管理和CMMI的结合 9
6.痛点驱动(DMAIC)过程改进 – 如华为的Top N  9
7.端到端,打通整合了管理、工程、改进管理工具平台  9

                                                        

优秀实践

实践价值分
8.工具支撑的需求驱动开发   8.5
9.动态的代码规范配套静态代码检验   8
10.PSP,TSP(个人和团队过程)和CMMI的结合    8
11.复杂需求mvp颗粒度,澄清串讲反串讲  8
12.给质量、过程人员较好的职业发展通道       8
13.有效代码走查  7.5
14.CI/CD工具链和CMMI的融合      7.5
15.Security自动测试    7
16.测试用例复用   7
17.缺陷自动化管理平台     6
18.质量控制环节强化了确认(validation)6
19.过程性能基线在改进中的应用   5
20.使用GQIMP建立度量体系    5
21.拓思路,学习型的CMMI评估   5

一般实践

实践价值分
22.生产线建设的努力  4
23.中规中矩的需求评审4
24.中规中矩的设计评审 3
25.瀑布环境下的CMMI      3
26.简化功能点方法的应用   2
27.标准符合驱动的QA稽核    1.5
28.成熟度级别为主要价值的CMMI评估   1
29.缺陷预防分析不满足ODC条件的缺陷类别     0.5
30.缺乏重估算指导的估算机制   0
31.未打通的零散工程、管理工具0
32.固定的质量和过程人员的职业发展天花板 0
33.入口准则不明确的评审、测试  0

差的实践

实践价值分
34.没有真正使用的需求跟踪矩阵   -0.5
35.EPG没有过程架构师角色    -0.5
36.只改代码的配置基线变更   -1
37.过程执行者被动的执行,不参与改进 -1
38.过程架构仅是方针、过程、模版的金字塔-1
39.用代码行做规模度量    -1
40.用管理评审方式做技术评审   -1.5
41.僵化、低性价比的标准功能点规模度量  -1.5
42.按实践域(PA)建立过程  -2
43.度量的可操作定义欠缺   -2.5
44.非功能需求和架构的追溯脱节  -3
45.难以维护、缺乏使用说明的过程性能模型 -3
46.设计资产缺乏复用指南   -3
47.缺乏指导意义的机会管理资产-3
48.以编码为主的效能度量   -3.5
49.未统计加班的工时系统    -4
50.没有做到GOV 1.1的高层管理者-4.5

更差的实践

实践价值分
51.投入10人时发现一个缺陷的同行评审-5
52.似是而非的风险管理 -5
53.零价值的决策分析   -5.5
54.面面俱到但都没点到位的过程执行-5.5
55.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过程体系  -5.5
56.没有明确过程责任田的过程改进、执行机制  -5.5
57.和常态化管理机制和管理工具脱节的QPPOs,基线,模型 -6
58.进度压力下立即坍塌的过程-7
59.过程执行者不参与过程制定和改进  -8
60.fake过程,fake数据,花瓶项目   -10

本文作者:丛斌博士 CMMI高成熟度主任评估师 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