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软件组织真正达到了CMMI 2级?

发布日期:2024-05-19

有多少软件组织真正达到了CMMI 2级?

01有多少软件组织真正达到了CMMI 2级?

这个问题有点搞笑,因为国内基本没有企业做2级评估。招标时至少都要求三级。

很多年前,应美国军方要求,SEI和SPR做了一个CMM级别分布的调研,结果如下:

CMM级别          占比

1级                    75%

2级                    15%

3级                    8%

4级                    1.5%

5级                    0.5%

按照这个结果来看,好像这些年CMMI评估有点“注水”了。

02

同行评审是一项技术活动,但许多团队却把它当成了管理评审来进行。

03在朋友圈看到这句话:

战略不是研究我们未来要做什么,而是研究我们今天做什么才能有未来。

04这几点能帮助你识别是否陷入了“方法论”的监狱:

这个方法论由一个或几个“大神”掌控。

这个方法论的表达方式使你难以与其他方法和实践相结合。

这个方法论创造了一堆独特的新名词和不合常理的新结构。

05

好的数据胜过好的模型。

06

詹姆斯在接受访谈时表示,他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可以预测年轻球员是否会成功,而且从未错过。他的判断依据只有三点:是否coachable,teachable,trainable.

非常认同他的观点,对于致力于质量和改进的年轻人来说,保持这三点至关重要。

注:

Coachable:指一个人有能力接受领导或导师的建议、指导和反馈,并愿意根据这些建议改进自己的表现或技能。

Teachable:指一个人具有愿意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心态。

Trainable:指一个人能够被训练,愿意接受训练,并且能够在培训过程中掌握所需的技能或知识。

07

在CMMI年会上看到这句话:

如果你的CMMI评估表中出现了黄色或红色(弱项),这说明你的评估为组织带来了价值。而全是蓝色(无弱项)的评估表则表示你只是完成了评估活动。

08

在软件项目前期创建详尽的进度计划,往往只是提前记录了项目将会出现的失误。

09

我对所谓的“质量月”做法不太喜欢。

如果是指质量宣传月,我还可以接受。但如果是指这个月必须在工作中格外重视质量,那我就不认可了。难道下个月就可以放松一些了吗?

10

在某种意义上,结果通常都是合理的。如果你不能接受结果,或者你的认知无法解释结果,请不要怀疑结果,而是质疑你的认知。

要实现改进的好结果,首先需要认知上的改进,也许这正是改进咨询的重要价值所在。

本文作者:丛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