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 Vlog | 用绩效报告给组织带来价值

发布日期:2023-06-16

CMMI Vlog | 用绩效报告给组织带来价值

绩效报告是基准评估和维持性评估要求的可交付成果,但用于生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组织自己的度量报告。因此,如果报告仅仅向组织反馈他们已知的情况,那么评估发起人质疑这项工作的价值也就理所当然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如何完成报告才能帮助组织看到价值。

带来价值的绩效报告

评估小组在完成报告的过程中要进行分析,这将为组织带来价值。请注意,这里强调的是分析。用于创建绩效报告的基本信息来自组织自己的度量报告。如果他们采用的是管理性能与度量实践域也就是简称为MPM的实践域的原则,那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收集和分析了自己的度量数据。这种分析会强调项目或组织性能中可能需要改进的领域,也可能会指出需要进一步调查的结果。

评估小组应该调查的第一个领域是检查组织是否在分析中存在疏漏。如果他们忽略了什么,那么评估小组会考虑在评价中添加提示,指出哪些领域需要检查或需要改进。

评估小组分析的第二个领域是度量本身。创建良好的度量过程始于定义SMART目标,即智能的业务和项目目标。理想情况下,度量项应该提供关于组织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信息。通常,度量项会帮助您实现业务目标,而过程改进计划则有助于提高这些目标。度量项可以作为实现这些目标、目的、过程和性能改进目标的适当指标。

例如,一个组织可能有一个提高产品交付质量的总体业务目标。交付后检测到的缺陷的度量可能与该目标直接相关,但组织的度量项与其业务目标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关联。这可能会导致组织有时为他们设定的目标使用不适当的度量项。评估小组可以提供这种反馈,甚至可以建议更有用的度量项或度量的领域,提供更直接的见解。

当观察到评估结果与组织的度量结果不一致时,就会出现评估小组需要分析的另一个领域。这可能表明评估小组需要考虑在结果报告中增加改进机会,甚至弱项。但是,如果评估小组已经确定存在发现,而组织的度量结果没有揭示任何问题,这通常意味着现有的度量项太粗放而没有检测到问题。

评估小组可以建议组织细化度量的颗粒度。这些只是一些示例说明报告内容本身如何为组织的度量数据增加价值。重点不在于仅仅从表面上解读数据。评估小组在评估期间没有时间深入调查所有数据,但可以检查组织自我分析的完整性、度量结果与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度量项的适当性和度量的颗粒度,这些都是很好的入手点。

 

如何传达报告

一旦评估小组完成了分析并确定了要在报告中反馈的内容,就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些内容传达给组织。第一个可用的沟通工具是绩效报告本身。组织可以在绩效报告中的评估小组评论栏获取这些反馈。请记住,评估小组的评论不应违反评估中的任何保密规定。评论应足够详细阐明:(1)分析结论;(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3)以及评估小组建议的改进或调查领域。

并不是绩效报告中的每一行都需要详细的注释。如果结果和度量项看起来一致,那么一个简单的确认就足够了。但是,如果一个报告仅仅提供对度量项和结果的确认,那它对组织来说不太可能有多大价值。包含细节不仅可以提供评估反馈,而且组织还可以将详细的反馈作为未来改进的起点。

评估小组需要将绩效报告传达给评估发起人。执行简报会也是审查绩效报告的理想场合。执行简报会是基准评估和维持性评估的一个可选输出,是与评估发起人及其希望参加会议的任何人讨论绩效报告关键方面的绝佳机会。评估小组还可以在最终结果陈述中添加总结幻灯片,以这种方式与组织一起审查绩效报告,也是沟通绩效报告重要方面的有用方式。如果评估结果有助于解决绩效报告中发现的性能问题,最好突出这些问题,并在绩效报告中的相关语句或部分提供交叉参考。提供这些额外的参考资料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评估结果,以及如何开始他们的持续改进工作。

在某些情况下,组织会在评估结束后与评估小组组长签约,为组织的持续改进工作提供咨询。评估小组组长可以继续使用绩效报告作为其咨询服务的一部分,帮助组织看到其组织性能改进工作所产生的切实影响。

本文来源于CMMI研究院,如有侵权,通知删除。